-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班)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 音乐学 舞蹈学(含艺术舞蹈、国标舞)
- 美术学院 绘画(含国画、油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医学类院系
- 综合院系中心
一、专业基本情况
72886必赢欢迎光临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2012年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2013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8人,29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具有海外经历;拥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拥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近3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和重要横向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建有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实验室、铁路基础信号设备实验室、列控系统仿真实验室、区间闭塞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与郑州铁路局北电务段、河南辉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思维列控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地铁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密切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能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控制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工作,具备轨道交通自动控制、自动检测技术以及基础通信、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轨道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运输自动化、自动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特色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在自动化专业大类下的特色专业,培养具有自动化专业背景、系统掌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素质、较强的工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主要课程设置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轨道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现代通信原理、调度指挥系统等。
五、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4~6年,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学分方准毕业,符合72886必赢欢迎光临授予学士学位规定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国有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的制造业、IT业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设计及设备维护等工作,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级后备人才。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的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