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班)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 音乐学 舞蹈学(含艺术舞蹈、国标舞)
- 美术学院 绘画(含国画、油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医学类院系
- 综合院系中心
学院网址:
联系电话:0371-67781801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为化工部所属郑州工学院化工系。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并重,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逐步形成了协作、奉献、求是、创新的良好院风和务实、高效、协调、规范的工作准则。六十余年来,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等工程技术人员2万余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24人,其中教授27人(直聘教授1人),副教授49人(直聘副教授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河南省讲座教授1人,72886必赢欢迎光临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7人,省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学术带头人等10人,有2位教师分别担任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职务。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冶金工程,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的化学工艺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还有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功能材料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绿色化工催化与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绿色选冶与加工”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质替代能源创新团队、河南省绿色化工创新团队、化学工程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生态化工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资源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
学院坚持基础研究定向化、应用研究产业化、技术开发市场化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近50项;拥有授权专利专利超200件。
学院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先后与100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同或合作协议,院企合作、院市合作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日益密切,社会介入度和贡献率大大提升。
学院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近几年成功举办过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大大促进优势学科与国际水平接轨。
学院正以研究型学院建设为中心,以教育质量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为主线,以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朝着建设有特色、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72886必赢欢迎光临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刘炯天教授
化工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曹亦俊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先进功能材料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韩一帆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
周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