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班)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 音乐学 舞蹈学(含艺术舞蹈、国标舞)
- 美术学院 绘画(含国画、油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医学类院系
- 综合院系中心
专业背景:土木工程主要解决工程建设在、、、维护等阶段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为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提供安全、舒适、耐久的环境,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六十载光辉历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土木工程专业生生不息,人才辈出,这里培育出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教授在内的众多知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土木工程专业所在建筑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7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青年科技专家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12人。
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1997年首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7年第五次通过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河南省精品课程1门,72886必赢欢迎光临精品课程6门。
建筑工程系设有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实验室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承担土木工程专业各类建筑材料和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教学与科研试验工作。拥有“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沿黄城市韧性建造与智能减灾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纤维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及“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5个省部级研究机构。设有72886必赢欢迎光临新型复合建筑材料研究所、韧性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3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钢结构与组合结构、韧性城市及综合防灾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宽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从事建筑领域设计、科研、施工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经济学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位居全校前列。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科研、管理和咨询工作,专业前景光明,就业范围广泛,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修业年限: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