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班)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 音乐学 舞蹈学(含艺术舞蹈、国标舞)
- 美术学院 绘画(含国画、油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医学类院系
- 综合院系中心
1981年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人文学科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6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中国古代史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分为三,中国史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史是1981年评审的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史自2012年以来一直为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原与中华文明”是河南省高校社科创新团队,“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史学科是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和72886必赢欢迎光临世界一流学科“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的主要支撑学科,是国家级学术团体“中国现代史学会”的创始单位。先秦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简牍学、明清经济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人口史、科技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居于先进。历史学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历史学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搜集整理史料和分析研究历史事实的基本技能,掌握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的能力,以及具有健全人格、国际视野、知识宽厚、有学术创新精神和历史人文关怀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历史学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中国科技史、史学研究方法与规范、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考古学通论等。同时设置认识实习、中期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
2.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3、师资力量
中国史学科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
4、未来深造
历史学专业着重培养具有进一步深造潜能的优秀本科生,可通过保送或考研、申请考核或考博等途径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继续接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训练和深造,培养具有较高史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史学研究人才。学院设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等6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秦汉史、隋唐史,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中国专门史(唐宋史、明清史)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就业前景
近年来历史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60%左右,大部分就读于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6、联系我们
电话:0371—67783160
电子邮箱:lsxyzhb@zzu.edu.cn
联系人:
17803888375安老师
13838313975郜老师
17839922608陈老师
17838899515司老师
学院网站链接:
历史学院承办“大别山精神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
历史学院承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暨红四方面军军史”学术研讨会
历史学院承办“中原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学术研讨会
历史学专业学生到位于河南登封的世界文化遗产启母阙教学实习
历史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第十五届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原历史文化研讨会